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

常纺院教字〔2019〕10号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办法

发布时间:2020-09-27最后修改时间:2020-09-27 14:04来源: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浏览次数:9997设置

第一章  总则

第一条  为更好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(职教20条),落实“四个回归”,带动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、开拓新格局,特制定本办法。

第二条  教学创新团队是以基层教学单位为基础架构,以专业或课程为建设平台,具有明确的教学创新目标、良好的合作精神,老中青搭配、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。

教学创新团队由教务处负责,对上申报由人事处负责。

第三条  教学创新团队按照二级学院推荐、专家评审、择优培养、分类指导、目标考核的原则组织实施。

第二章  建设要求

第四条 基本条件。团队教师潜心教书育人,老师是第一身份、教书是第一工作、授课是第一责任。团队教师热爱教学、倾心教学、研究教学,学风教风严谨,积极进取,锐意创新。主动承担传帮带的责任,卓有成效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,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
第五条 团队组成。团队由专任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,规模适中,梯队合理,人数5-7人;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、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文化,团队效应显著,集体成果丰富;团队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,且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;团队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效突出,优先支持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等奖励组建的团队。校级领导不作为团队带头人推荐。

第六条 建设任务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索,产教融合校企合作,教学信息化在线课程建设,开展成果导向探索,专业导师制探索,创新创业教育,课程思政等方面,每个团队要选择2-3方面进行重点建设。

第三章 遴选要求与遴选程序

第七条 教学创新团队遴选要求

专业教学团队。以专业、专业群、专业类为依托,推进产教深度融合,创建引领改革、支撑发展的一流专业,培养一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,探索成果导向教学改革,做到一流团队、服务一流。申报至少承诺获得2项以上省级教学成果、教学平台、精品课程、教改等项目;开设5门以上核心课程,有主编相关专业教材;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,科研成果有效转换为教学资源。

共享课程团队。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为依托,以新型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为任务,“大规模开放”和“小规模定制”并重,推动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、互动,线下翻转课堂讨论辅导,具有完整的教学组织活动和平台支持服务,鼓励以专业核心课程群组为建设对象,打造五大类型“金课”(线下、线上、线上线下混合式、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)。申报至少承诺建成1门以上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,或创新创业有突破性成绩。

技术技能团队。以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目标,以技术技能人才核心技术技能培养为任务,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。申报至少承诺取得2项以上相应的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,或不少于1项相应的省级以上平台,且建设期内无安全事故。

第八条 采用二级学院组织申报推荐,学校教学委员会组织专家按照《教学创新团队遴选指标》(见附件1)分层分类择优确定,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发文公布。

第四章 管理和考核

第九条  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周期为3年,二级学院负责日常管理,监督建设任务落实。专业教学团队、共享课程团队、技术技能团队每项经费支持8万,第一年立项拨付3万,第二年中期考核合格后拨付3万,第三年期满后再拨付2万。二级学院配套不少于20%。

第十条  学校创造条件,为尚无相对独立空间的团队提供相对独立的工作室。

第十一条  教学创新团队实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,考核分中期考核和期满考核。中期考核由所在二级学院负责,中期考核应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考核评估,提出考核意见,作为期满考核的依据之一。期满考核由教学委员会组织专家按照《教学创新团队考核指标》(见附件2)考核,考核结果分优秀、合格、不合格。

建设期完成省A类及以上关键教科研绩效指标,免于考核。

第十一条  申报与建设期间,团队每个成员每学期均不得承担3门以上课程,不得发生师德失范或学术不端等行为,违背此条者,撤销教学创新团队。

第五章  附则

第十二条 本办法由教务处、人事处共同解释。

第十三条 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《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办法(试行)》(常纺院教字〔2008〕3号)废止。

 

附件:1.教学创新团队遴选指标

      2.教学创新团队考核指标

      3.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创新团队推荐表

 

 

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

2019年7月26日


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滆湖中路53号

213164

400-188-1251(招生)

0519-8633 6008 (传真)

[电话查询]

返回原图
/